☆☆☆北斗地图《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》“世界地理”的教学设计——安徽省淮南市第五中学 孙峰
北斗地图《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》“世界地理”的教学设计
	
第二部分第三章第二节 西亚
	
安徽省淮南市第五中学 孙峰
	
	一、教材分析
	本课题选自北斗地图《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》。本节课教程内容由三部分组成:一是“认知导读 图文概述”板块 ,该板块对西亚重要的战略位置,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、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等关键性概念及知识点,运用“图”“文”形式进行解释与说明。 二是“释疑启思 分析概括”板块 ,该板块主要是对核心问题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加以引导。例如“西亚”和“中东”的区别、西亚水资源匮乏的原因等。 三是“阅读延展  联系迁移”板块,该板块对两大海峡的重要地位、耶路撒冷作为三教“圣地”的重要性及巴以冲突的复杂性,利用一些新材料或案例进行了相关拓展与联系,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学习。
	二、设计思路  
	从教学内容看,本节内容属于区域地理复习课,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地区中考不考地理,学生的初中基础很薄弱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,本节既是基于初中地理的复习课,也是新授课。作为一个地区,西亚一直是世界的热点,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。将该地区作为案例深入分析,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方法,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,更有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。
	本节内容设计思路为“探究型复习课”。教师利用最新的资料,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,并分析成因,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	三、教学目标  
	1.区域认知
	(1)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、气候、资源及宗教文化特征。
	(2)认识西亚对世界的重要影响。
	2.综合思维
	(1)综合分析西亚自然和人文要素对西亚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。
	(2)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西亚地区冲突及战争不断的原因。
	3.人地协调观
	(1)理解在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下,区域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性。
	(2)了解西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。
	四、教学方法
	案例分析法、小组合作学习法、讲授法。
	五、教学重点
	1.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。
	2.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对世界的影响。
	3.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。
	4.西亚多元的民族文化。
	六、教学难点
	1.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及对人类生产、生活的影响。
	2.西亚地区冲突及战争不断的原因。
	七、课时安排
	2课时。  
	八、教学过程
	第1课时
	1.教学导入(3分钟)
	【放映视频】国际社会打击“伊斯兰国”恐怖组织
	师:西亚地区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,冲突及战争不断。近三十年来就爆发了海湾战争、伊拉克战争、叙利亚内战等多场战争。巴以冲突一直持续不断,恐怖组织“伊斯兰国”的崛起,又使该地区局势更为动荡。
	2.新知学习
	(一)思考探究(5分钟)
	【思考1】引发西亚纷争的诱因有哪些? 
	生:读图2—3—17,总结归纳出主要诱因
	1.地理位置的特殊性
	2.石油地位的重要性
	3.淡水资源的紧缺性
	4.宗教文化的差异性
	5.民族关系的复杂性
	6.大国力量的对抗性
	7.历史遗留的延续性
	(二)小组合作探究
	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,利用教程中提供了丰富的图文材料,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前三个内容的学习。
	1.小组合作学习(12分钟)
	第一小组:地理位置的特殊性——五海三洲之地
	学习要求:
	(1)了解:西亚的地理位置——亚洲西南部(图2—3—8 西亚在世界的位置)。
	(2)理解:地理位置的重要性——五海三洲之地(图2—3—9 西亚的范围)。
	世界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,古代“丝绸之路”和现代“一带一路”经过的地方。
	(3)记住:航运的咽喉要道——曼德海峡、霍尔木兹海峡(图2—3—18、图2—3—19)。
	第二小组:石油地位的重要性——世界石油宝库
	学习要求:
	(1)了解:西亚石油储量、产量、分布状况及特点(图2—3—10 西亚石油分布)。
	(2)记住:西亚石油输出路线(图2—3—11 西亚石油输出路线)。
	(3)理解:石油对西亚地区及世界的意义(图2—3—12 西亚各国的石油储量、图2—3—13 2010年世界部分地区石油储量、生产量与消费量)。
	第三小组:淡水资源的紧缺性——干旱的自然环境
	学习要求:
	(1)分析:西亚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。(图2—3—14 西亚荒漠分布、图2—3—16 西亚年降水量)
	(2)理解:水资源短缺对当地社会环境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。(图2—3—20 巴勒斯坦地区)
	(3)了解:西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。
	    学法指导:教师提醒学生学习时,联系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内容。
	2.展示学习成果(12分钟)
	各小组派代表上台,分别介绍自己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。其他同学学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
	3.老师点评总结(3分钟)
	(三)当堂训练(8分钟)
	1.学生独自完成《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》P16—17,第二节 西亚 单项选择题1 ~5题,综合题第1题。
	2.同座位同学相互批改。
	3.老师统计训练完成情况,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。
	(四)答疑解惑、布置课后学习(2分钟)
	1.当堂辅导:教师针对个别同学进行答疑解惑。
	2.课后作业:结合地图复习本节课重点知识;结合教材预习引发西亚纷争的其他诱因。
	第2课时
	1.教学导入(5分钟)
	本节课采用复习式导入法。
	(一)教师展示(图2—3—9 西亚的范围、图2—3—11 西亚石油输出路线),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石油资源对世界的影响,认识西亚对世界的重要影响。
	(二)教师展示(图2—3—14 西亚荒漠分布),启发学生从纬度位置、海陆位置、大气环流、地形等方面分析西亚气候干旱的原因,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。 
	2.新知学习
	接着上节课所学,继续探讨引发西亚纷争的诱因有哪些?
	【放映视频】三教圣地——耶路撒冷(3分钟)
	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,利用教程中提供的丰富图文材料,继续开展探究活动。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任务各小组相同。
	(一)小组合作探究
	(1)小组合作学习(15分钟)
	学习任务一:宗教文化的差异性——三大宗教圣地(P54多元宗教文化、P56三大宗教“圣地”)。③④⑤
	①记住:西亚地区主要宗教类型。
	②了解:耶路撒冷的重要地位。
	学习任务二:民族关系的复杂性——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等(P56~57持续的巴以冲突)
	①了解:西亚地区的民族构成。
	②分析:民族构成复杂的利与弊。
	(2)展示学习成果(10分钟)
	各小组派代表上台,分别介绍自己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。其他同学学习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。
	(3)老师点评总结(2分钟)
	   (二)老师讲授新知(6分钟)
	    师:引发西亚纷争的诱因还有两点:六、大国力量的对抗性——战略利益的需要;七、历史遗留的延续性(领土及边界等)
	【放映视频】犹太人的复国梦
	 由于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,许多大国出于对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,纷纷插手,使得该地区的局势非常复杂。恐怖组织“伊斯兰国”的崛起,也是某些国家姑息纵容的恶果。
	 由视频可知,犹太人的复国梦和阿拉伯人有利益冲突。历史上犹太民族居住在西亚地区,并建立起强大的所罗门王国。但是后来王国灭亡,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。二战后犹太人在美国等支持下复国,但是这一地区已经是阿拉伯人居住地, 领土和边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。
	三、总结提升(6分钟)
	    教师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。
	四、 布置课后作业(1分钟)
	1.学生完善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
	  2.完成《区域地理配套练习》P17综合题第2小题。
相关阅读:
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6018号   |   京ICP
备
10211473号-5
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6018号   |   京ICP
备
10211473号-5Copyright © 2011-2021 Powered by Beidoustudy.COM|北斗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北京天域北斗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010-53395995 邮箱:beidoustudy@163.com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