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 点 提 示
本视频课重点:
1.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,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。
2.大气受热过程——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能量而升温;地面再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,大气受热而升温。
3.大气的热力作用:(1)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(吸收、反射、散射);(2)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(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,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),又称“温室效应”。
4.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:
(1)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:
参与大气成分: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;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。
特点:具有选择性。
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,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。
(2)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:
参与大气成分:大气分子和微小尘埃。
特点:具有选择性。
现象:波长较短的蓝光容易被散射——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;红光不易被散射——用红灯表示停止;日落后、日出前天空依然明亮,也是散射作用的结果。
(3)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:
参与大气成分:云层、尘埃
特点:无选择性
影响反射作用强弱的因素:天气的阴晴状况——云层薄厚、雨雪、雾霾、沙尘天气。(考试重点考查点)
现象:白天晴朗,气温高;白天多云,气温不会太高。
5.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:
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、直接的热源。
太阳暖大地——大地暖大气——大气还大地
(1)温室效应
保温原理: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玻璃(塑料)进入温室,使温室内地面温度升高;而温室内绝大部分长波辐射却不能穿过玻璃(塑料),使得热量被截留保存在温室内,从而起到保温作用。
基础必备知识:
1.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、水圈、生物圈等,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,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。
2.大气圈包围着地球,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,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。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本期内容你掌握了多少呢?
如果想温习前几期内容,
可在公号内回复数字“7”或者文字“视频课”即可查看。
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
可以把本期内容发给你认为对她/他有用的人。
谢谢大家!
01.经典例题探究1
02.经典例题探究2
03.经典例题探究3
北斗地理
权威考试资讯,
名师指导备考,
尽在北斗地理。
搜索微信号
或长按图下二维码加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