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以来,很多教师在指导高考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,习惯梳理与讲解“热点”,其目的是能够与高考试题挂钩,企盼能考到有关“热点”的内容。这种做法已是一种常态。你有你的“热点”,他有他的“热点”,都未必成为高考命题者眼中的“热点”。就文综地理试题设计而言,的确在依托一些“热点”背景材料命题,并倡导学以致用。这样以来有些指导教师认为在考“热点”,盲目追崇“热点”,其结果事倍功半。在现实的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,我们必须关注顶层设计,明晰测评方向,选取一些案例材料,唤醒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,引导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,并与测评目标建立联系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不求大数量,只求有质量,质量的表现在于面对新试题能够看得清、想得透、答得准。
下面所提供的七幅图与大家一起分享对2016年高考文综地理“热点”的认知,进一步明晰测评方向。
总之,地理学科命题仍然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内容,注重考查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。试题的切入角度虽更具多样性,但考查的落脚点都着眼于基础主干知识。
所谓“热点”,其实主要涉及试题的选材。2016年高考地理学科选材仍然以开阔的地理视野,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要线索,反映出人类的生产、生活、繁衍、发展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造,如城市发展、交通的选线与布局、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、工业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布局、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的响应等。
2016年地理试题要着力深化能力考查、培育正确价值观,大力推进高考内容改革,注重增强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,更加富于现实感、开放性,为学生展现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鼓励学生有创见性地答题。试题将会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,透过生活现象考查学生,设计学科问题引导学生,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,具有良好的区分选拔、教学引导和价值导向功能。
如果有些地理教师,只有明确一些“热点”心里才踏实的话,那么,请看728地理工作室创编的考前适应性训练三套地理试卷及一套真题重组卷。
由表及里,透过现象看本质,立足区域析问题,知地明理万变不离其宗。